Page 35 - 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
P. 35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
                       4. 混淆比较关系、变化过程:比较关系和变化过程在科技文献中占比较大。比较关系是
                  指两个或更多的概念之间,在范围、程度、性质等方面存在比较或对比关系,命题人针对这
                  些概念之间的比较或对比关系设置陷阱。此外,科技文献中往往涉及一些自然事件的发生过
                  程。这种过程中既会涉及到概念之间的比较,也会涉及到不同变化阶段,这些都是高频的命
                  题点,也是经常出错的地方。


                                                  秘典二 摘要题写作步骤


                       1. 提炼文中信息要素:信息要素是指一篇科技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全面准确地抓住这些
                  关键信息是写好摘要的前提。在科技文献中,信息要素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科学
                  家的观点与质疑、科学原理或发明的应用等。


                       提炼信息要素主要是利用之前学习的阅读方法,寻找以上方面的内容。在解题中,我们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以自然段为单位,勾画出原文中的重点词句。


                       2. 分层与归纳概括:找出信息要素之后,只是对全文内容具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使摘
                  要更具逻辑性,还需要对全文进行分层,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主旨。分层的本质就是把全文按
                  照某种逻辑关系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自然段构成。


                       分层的标准可以依据文章中的小标题进行,也可以寻找过渡句或过渡段。找出这些位置
                  能够快速划分文章层次。根据科技文献的特点,分层通常可以围绕某种自然现象的时间顺序、
                  探因过程、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


                       分层结束以后,可以对每个层次进行概括。为了方便学员概括出每个层次的主题词,我
                  们根据真题的层次结构,罗列出一些常见的表述,供大家参考。


                       常见分层表述:背景、过程、原理、机制、争议、应用、研究前景。


                       3. 绘制框架图解:对文章分层并概括之后,要利用框架图解法展现全文的逻辑关系。这
                  一步能够确保写出来的摘要不是简单的罗列信息要素,而是符合原文的逻辑关系,增强摘要
                  的条理性。

                       在绘制框架图解时,一般把全文的主题词作为一级标题,把第二步中分层概括出来的概
                  念作为二级标题。确定之后,再寻找文中从属于每个层次的具体信息进行填充。这些信息主
                  要围绕发生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展开。


                       4. 形成要点:在框架图解形成之后,就要根据图解形成文字要点。要点中应该包括框架
                  图解中每个层次的主旨词,还包括对这些层次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的文字要简明,通常删
                  除具体数据,保留自然现象事实或研究观点中的主谓宾,此过程也是摘要部分列提纲的过程。


                       5. 润色语言:文字要点是摘要的依据。形成文字要点之后,有必要进行语言润色。科技
                  文献的摘要要求忠实于原文,因此语言润色不能改变原文的事实和观点,而应该根据原文逻
                  辑关系,适当增加一些关联词或过渡词,以便保证语句连贯,语意通顺。



                  35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