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考前30分》(行测+申论)(手册版)
P. 42

第六章     申论

                 据中消协介绍, 按照这款盲盒套餐的销售规则, 要想集齐整套玩偶, 至少需
             要购买 6 份套餐, 而其中稀有隐藏款出现概率是 1 ∶ 72。为此, 有消费者不惜一
             次性斥资 10494 元购买 106 份套餐; 有消费者购买 “代吃” 服务, 雇人代买代吃
             套餐而获得盲盒, 甚至将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丢弃。
                 二、引申背景

                 所谓盲盒, 指的是一个没有标注产品具体信息的盒子, 只有购买拆开后才能
             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因而, 消费者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款式, 也有可能
             是自己不想要的产品款式。另外, 这款产品的价值, 既可能高于, 也可能低于其
             所支付的实际价格。由于盲盒具有这种随机属性和射幸性质, 近年来成为商家热
             衷采用的促销方式, 并且深受消费者喜爱, 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
                 消费者在购买盲盒特别是得到想要的产品款式时, 不仅获得了直接的物质享
             受, 更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换句话说, 卖方提高了销量, 买方得到了情绪价
             值, 只要盲盒销售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双方各取所需, 无可厚非, 也无需苛
             责。但眼下, 盲盒生意虚热, 从最初的影视动漫周边产品领域逐渐扩大到 “ 万物
             皆可盲盒” , 以至于被称为 “盲目经济”。
                 三、词句积累
                 1. “盲盒” 最大的魅力是不确定性, 最大的问题也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
             不能成为商家炒作投机心理、 引发非理性消费的陷阱。倘若盲盒沦为圈钱的工具、 劣
             质的载体, 那么所谓的市场繁荣也不过是一场泡沫, 迟早会在阳光下烟消云散。
                 2. 商品可以盲盒, 底线不能突破。既让 “盲盒+” 的跨界营销充满生机, 又
             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才是打开盲盒的正确方式。
                 四、热点文章











                 要说当下顶流, 非盲盒莫属。近段时间以来, 麦当劳、上海迪士尼等众多商
             家都在营销中引入盲盒概念。宜家、名创优品、星巴克等也相继推出了系列盲盒
             产品。无论是线上电商, 还是线下实体商店, 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比如, 摆满
             货架的文创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但盲盒营销不能盲 目炒作, 盲盒经济
                                                                         39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