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
P. 48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
                       1.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
                  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继发效应、特异质
                  效应、“三致”效应、药物依赖性等。


                       2.吸收

                       (1)概念: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2)首关消除: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最主要的器官是肝脏。


                       3.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1)毒理作用机制:有机磷酸酯类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以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水
                  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果使 AChE 失去水解 ACh 的活性,导致 ACh 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一
                  系列中毒症状。若时间过长结合更加稳定,称为“老化”,此时使用胆碱酯酶复活药已无效。


                       (2)中毒表现:由于 ACh 的作用极其广泛,故中毒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为毒蕈碱样(M
                  样)和烟碱样(N 样)症状,即为急性胆碱能危象。


                       (3)防治:①切断毒源、清除毒物,防止继续中毒。②及时应用特异解毒药物:阿托品
                  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4.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本药主要激动β受体,对β 1 和β 2 受体选择性很低。


                       ①心脏:对心脏β 1 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缩短收
                  缩期和舒张期。

                       ②血管和血压:对血管有舒张作用,主要是激动β 2 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对肾血管和
                  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也有增加组织血流量的作用。


                       ③支气管平滑肌:可激动β 2 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④其他: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作用较弱,可引起组织耗氧量增加,也
                  可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


                       (2)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5.常用抗癫痫药

                  48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