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1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
P. 22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
考生在处理文本材料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在文本的阅读中,材料的结
构往往是总分,总分总,分总,分分结构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材料的段落结构,
获取信息。第二,考生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也需要留意关联词前后的信息,理清句子之间的关
系,把握重点语句。第三,在文本的阅读中注意一般抽象性词汇,这些词汇通常表示主体的
行为、动作和特性,在文本中往往带有双引号并且多次出现,可直接表达作答要素。第四,
注意作答要素词,这些词是指直接表达表现、原因、影响、对策等作答任务的词汇。第五,
关注主体的观点,主体的观点是指在文段中表达主体的主观看法,或是对某种立场的佐证,
或是某一主体处于一定场景下在分析事物利弊时的立场。考生可根据主体的观点找到解决问
题的决策、措施、建议、方案等。
(二)机关实务操作场景
(1)政策依据
按照范围或视角,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体制机制、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和单位文件,这
里的四个层面是从广义上来说的,可以变动,大到国家的体制机制,小到一个班级的班规,
都可以包含在其中。如果材料当中出现了这些词汇,那就直接可以拿过来用,如果没有,则
根据主体所在的环境和他的职位大小,决定对应到哪个层面。政策不都是完备的,所以政策
有这样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位。
(2)人力资源
依据行政法的规则,人可以按照性质不同分为行政人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人通常是政府
或是管理者,相对人是被管理者或团体,如城管整治流动商贩,则城管是行政人,小商贩是
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可以分作直接当事人、间接当事人和相关当事人,如:大学生就业难问
题,直接当事人是大学生,间接当事人是企业、学校,相关当事人是父母、男女朋友。从分
析的角度来说,可以从思想意识、行为能力、制度约束三方面来分析。
按数量来分,可以分为个别、少数和多数,人力资源的数量涉及到在解决问题时所考虑
的主体范围。
(3)宣传教育
宣传是一种方式或方法,而教育指的是对特定对象的教育,宣传教育的渠道因人、因情、
因物、因地而改变。如:对党员同志的宣传和对非党员同志的宣传渠道不同;对农村的宣传
渠道和对城市的宣传渠道不同。宣传教育的内容通常体现的是“重要性”“紧迫性”“危害性”
“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如宣传抗震救灾需要的是紧迫性;宣传禁毒需要的是危害性;宣
传禁烟、禁酒体现的是必要性。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转变……观念;树立……思想;提升……
技能;营造……氛围”。如果宣传失败,就需要制度紧跟。
政府职能视角下的宣传教育就是对群众思想、素质的工作手段,主要包含在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的道德素质建设,意识形态,舆论导向,学
习雷锋精神、学习道德榜样常态化,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正能量方面等,宣传的对象主要是
人民群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