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1.考试类别设置
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有不同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 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 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 类)、中小学教师类(D 类)和医疗卫生类(E 类)五个类别。
- 综合管理类(A 类)
-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 社会科学专技类(B 类)
-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 自然科学专技类(C 类)
-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 中小学教师类(D 类)
- 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 医疗卫生类(E 类)
- 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
2.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
2.1 公共科目名称
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和医疗卫生类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2 考试时间及分值
笔试时间: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上午 8︰30--10︰0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 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 90 分钟,满分为 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3 测评内容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位竞争性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的评价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测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类别确定
公开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和招聘主管部门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标明。报考人员依据报考职位标定的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4. 成绩使用
招聘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可根据报考资格限定情况、专业考试设置情况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自行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使用的方式方法。
5. 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
5.1 综合管理类-A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 |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 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 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
考试内容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 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⑶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⑷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⑸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复合性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资料通常以统计性的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 |
|
《综合应用能力(A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综合应用能力(A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 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
|
试卷结构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 性试题。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 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 通知等 |
5.2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含经济、新闻、律师、出版编辑、记者、翻译、公证员、馆员(图书文博、档案)、会计、一般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体育教练、广电播音、工艺美术、艺术专业(编剧、作曲、导演、演奏、指挥、美术、舞美) | |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事 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运用、数量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部分。 |
考试内容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重点测查历史、哲学、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⑵言语运用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辨析词义,正确进行词语搭配,在此基础上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语境进行语序排列、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完成语句表达等。常见题型有词语填空、句子填空、语序排列等。 ⑶数量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进行综合理 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常见题型有数学运算、资料分析等。 ⑷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⑸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迅速、准确地对大量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挖掘获取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评判能力等。常见题型有主旨概括、语段衔接、隐含信息推断等 |
|
《综合应用能力(B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综合应用能力(B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社会科学领域文本的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调查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系统地收集事实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评价和应用。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
|
试卷结构试卷由主观性试题组成,主要题型包括概念分析题、校阅改错题、论证评价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用。 |
5.3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含工程、农技(农艺、畜牧、兽医)、统计、船舶、民航飞行、关务员、实验员、技工学校教师、一般性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 |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事 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 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部分。 |
考试内容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主要涉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概括归纳主题、主旨;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等。 ⑶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⑷综合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性质、关系、规律的量化、分析、归纳,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等。 |
|
《综合应用能力(C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综合应用能力(C 类)》是针对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自然科学文献中的数据、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数据加工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
|
试卷结构试卷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题型包括科技文献阅读题、论证评价题、科技实务题、材料作文题等。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用。 |
5.4 中小学教师类-D类
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含小学(幼教)教师、中学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教员 | |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 类)》是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
考试内容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主题、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内容原意是否一致;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⑶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⑷数量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题型有数学运算、资料分析等。 ⑸策略选择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面对教育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别、权衡选择恰当策略的能力。这部分题目的题面陈述了一个教育情景,主要考查应试人员面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包括根据情景采取恰当措施进行管理组织的能力、根据情景采取合适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 |
|
《综合应用能力(D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综合应用能力(D 类)》是针对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 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本科目分小学教师岗位和中学教师岗位两个子类。 |
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师德与职业认知、教育教学核心能力和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师德与职业认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认知,能够按照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依法施教。 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和反思,自主进行专业发展规划,能够在各种压力情境下积极进行心理调适。 |
|
试卷结构试卷主要题型包括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 |
5.5 医疗卫生类-E类
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含医师、药师、护士、技师五类 | ||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 类)》是针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与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
|
考试内容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医学、社会、法律、文化、自然、科技等方面。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的能力,包括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主题、主旨;根据阅读内容合理推断隐含信息;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句、表达观点。 ⑶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⑷数量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题型有:数学运算、资料分析等。 ⑸策略选择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面对医疗卫生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别、权衡选择恰当策略的能力。主要涉及医患沟通、医患矛盾应对等方面。 |
||
《综合应用能力(E 类)》 | 考试性质和目标《综合应用能力(E 类)》是针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医疗卫生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由医学基础知识和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医学基础知识部分占比 60%,所有应试人员必答;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部分占比 40%,具体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六个类别,应试人员应根据报考岗位选做相应类别的试题。⑴医学基础知识部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应知应会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和应用能力。医学基础知识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基础医学知识: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 ②临床医学知识: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中医学、传染病学、皮肤病学、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学、医学影像学等。 ③公共卫生知识:主要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监督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微生物学、社会医学等。 ④医学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⑵招聘岗位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部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岗位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沟通技能、临床思维技能和应具备的个人素养。 ①中医临床岗位:主要测查从事中医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②西医临床岗位:主要测查从事西医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③药剂岗位:主要测查从事药剂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④护理岗位:主要测查从事临床护理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⑤医学技术岗位:主要测查从事医学技术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⑥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主要测查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
||
试卷结构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主要题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及实务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