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面试热点:繁体字的普及 不应强制!
汉字从甲骨文时期再到现在的简体字型,经历过数千年的演练,并且期间蕴含着多数先辈们的血泪,才演练出这么富有文化底蕴的字符。但在现代,基本上我国的公民对简体文字熟练程度很高,认识繁体字的能力尚可,但写繁体文字的程度较为一般,笔者认为如果让繁体字走进学堂,给学生造成学业负担此种行为不可取,最好的做法是会认足以,强制能写则会适得其反。近日,针对《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公开相关答复。首先是关于简化汉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问题,教育部表示从汉字形体构成的规律看,形声构字是主要的构字方法,如果仅从会意字方向去理解汉字,就背离了汉字构形事实。第二点文字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文字是记录、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中华文化的大量信息是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另外,中小学开展繁体字识读教育的行为,笔者认为能够了解繁体字即可,不必硬化学习繁体字。繁体字虽“美却不易掌握其书写,尤其是小学生对汉字本身就“望而生畏”,不利于其广泛推广,让更多人掌握困难;其实在古人时期,人们就开始推广简化文字的变革,因此简体汉字更适用百姓,文化更容易传承。繁体字的推行,顺应时代也要顺其自然对青少年繁体字进行识读教育的人士,可以理解本着传承汉字之美,也是更好的让人们学习。而且繁体字较简体字可以更好的表达文意。但我们也要试想一下,不认识繁体字会影响学习传承经典吗?将繁体字做硬性学习的要求,这并不合适。笔者认为,学习繁体字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当需要用繁体字替代的适合,便可以用繁体字。同时也要顺其自然,简体字的方便之处也是繁体字无法替代的。给中小学生的课业添加负担,这并不是合适的做法。历史上的繁转简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早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俗字”,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对此作了整理。20世纪20-3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公布了《简化字表》,由于备受争议,这一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政府分阶段公布了简化字,并在大陆范围内加以推广。总结其实在繁体字上,笔者一直尊崇能识就好,不强求会写的原则。保护繁体字,其实不应该在青少年课业上增加负担。如果要对繁体字进行推广,笔者认为,可以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北京青年报》报道称,只要繁体字在人们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就一定能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和兴趣,这比传统课堂教育的方式成本更低、收效更好。在尊重汉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保护繁体字有多种方式和开放心态,不必执着于一定要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