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1 16:24 安徽人事考试网 文章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人事考试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发布 2024安徽教师招聘中学专业课考什么,更多关于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招考试内容,教师招聘考试内容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发布 2024安徽教师招聘中学专业课考什么 ,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信息:202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招考试内容,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值得信赖!
2024安徽教师招聘中学专业课考什么
202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更新202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告、职位表及考试内容等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点击查看》》》202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告|职位表下载
2024年各位考编人,备考的怎么样了?图图给大家总结了教招15学科高频考点,每天带背一章教育综合知识考点,记住就是分!
《教学》
1、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的基本任务 |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2、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 |
(2)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 |
认识方式的简捷(简洁)性与高效性 | ||
有领导的认识(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 ||
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 ||
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 ||
(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3、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类型 | 内涵 |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两种倾向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互动性规律 |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辩证统一 |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育性规律 |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提供动力; (3)防止两种倾向 |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 | 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心理准备)→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其中理解教材是中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 |
5、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名称 | 内涵 | 贯彻要求 | 代表观点 |
直观性 |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
启发性 | 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助产术(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
巩固性 |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
循序渐进 | 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孟子:“盈科而后进”;“揠苗助长” |
因材施教 |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理论联系实际 | 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 |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乌申斯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
量力性/可接受性 |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 周敦颐:“文以载道”思想 |
6、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还受到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本节课重难点、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
7、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类型 | 内涵 | 基本要求 |
讲授法 |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 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4)要组织学生听讲; (5)与其他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
谈话法 | 也叫问答法,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 类型: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 (1)谈话前,教师要对谈话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 (2)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经验; (3)谈话时要善于启发诱导,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4)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 |
讨论法 | 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看法和见解 | (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
读书指导法 |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 —— |
8、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类型 | 内涵 | 基本要求 |
演示法 |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 (1)演示前,教师要明确演示的目的和关键,选择好演示的教具; (2)演示时,教师要结合讲授进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 (3)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
参观法 | 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来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 三类:感知性参观;并行性参观;验证和总结性参观 | (1)参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选择参观的项目和地点,规定参观的步骤,确定参观的计划,事先向学生说明参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参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好必要记录,也可以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或指导; (3)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参观的收获,及时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体会或报告 |
9、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类型 | 内涵 | 基本要求 |
练习法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 | (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2)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 (3)教师要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 (4)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
实验法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 |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制订好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安排实验小组,要求学生做好理论准备(复习、预习); (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和要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如发现重要的问题要及时向全班作指导,对困难较大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帮助,使学生都积极投入实验; (4)做好实验后的小结。教师应当小结全班实验情况,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意见; (5)要求学生收藏好实验用品,打扫好实验室,写好实验报告 |
实习作业法/实习法 |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上或者课外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 | (1)实习作业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讲明注意事项; (3)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 |
10、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环节 | 地位 |
备课 |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
上课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作业检查与批改 | —— |
课外辅导 |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 —— |
11、备课的内容
三项工作 | 钻研教材(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参考资料) |
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特点、生活经验) | |
设计教学方法 | |
三种计划 | 学期(学年)教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
12、课的类型与结构
课的类型 | 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
以课内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 | |
课的结构 |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中心环节),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
13、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
14、布置作业的要求
布置作业的要求 |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
15、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 检查的方式 | 平时考查 |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
考试 | 口试、笔试(开卷或闭卷)和具体实践性考试等 | ||
测验指标 | 效度 | 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 |
信度 |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 ||
难度 | 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 | ||
区分度 | 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
16、班级授课制
地位 |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
内涵 |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
特点 | 班、课、时 |
优点 |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
不足 | (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
特殊形式 |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
辅助形式 | 个别教学、现场教学 |
17、班级授课制的改造
名称 | 内涵 |
分组教学制 | 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
设计教学法 |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
道尔顿制 | 创设人:帕克赫斯特 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
特朗普制 | 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个人自学40% |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 | 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 |
文纳特卡制 | 创设人:华虚朋 形式:把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学习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
18、教学评价的类型
分类标准 | 类型 | 主要内容 | ||
按评价基准分 | 相对评价 | 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 ||
绝对评价 | 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 |||
自身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 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 |||
按评价功能分 | 类型 | 实施时间 | 评价目的 | 作用 |
诊断性评价 | 教学之前 | 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 |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 |
形成性评价 | 教学过程中 | 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 确定学习效果 | |
总结性评价 | 教学之后 | 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 | 评定学业成绩 |
19、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 | 提出者 | 瓦·根舍因 |
基本程序 | 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型”“类”的阶段→理解规律性的阶段→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 |
特点 |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四个统一(知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 |
抛锚式教学 | 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 | |
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 ||
探究性教学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 |
发现式学习 | 理论基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基本程序 | 问题情境→假设—检验→整合与应用 | |
有意义接受学习 | 理论基础 |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主要内容 |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 |
掌握学习 | 提出者 | 布卢姆 |
主要内容 | 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 |
非指导性教学 | 提出者 | 罗杰斯 |
基本程序 | 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
2024安徽省教师招聘专题:https://ah.huatu.com/zt/jszpgg/
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发布 2024安徽教师招聘中学专业课考什么 ,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信息:2024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招考试内容,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值得信赖!
(编辑:安徽华图)下一篇:没有了